杨树、柳树、梧桐树作为校园重要的绿化景观树木,它们能降温增湿、滞留微尘,发挥着生态涵养功能。而每年春夏之交,飞絮漫天飞舞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环境质量。如何通过科学治絮,既能发挥树木的绿化景观作用,又能缓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,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揭晓答案吧!
来到飞絮治理现场,工作人员正在做相关准备工作。绿化部主任刘敢介绍,“杨柳飞絮”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,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。
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絮方法是通过给树木注射飞絮抑制剂,药剂进入树木后会随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各部分,从而抑制树木花芽形成,减少飞絮产生,从而缓解飞絮问题。
当然,注射飞絮抑制剂要选择好合适的时机,一般在杨树、柳树飞絮即将结束至飞絮结束后1个月内使用,抑制来年飞絮。
作业期间,工人们严格按操作流程配药、钻孔、注药……各个环节规范有序,有条不紊。
科学配药
旋下插头,刺破铝箔封口,注入20毫升洁净的清水(纯净水最佳),震荡摇晃2-3分钟至完全溶解,然后拧紧插头。
仔细打孔
在树干中下部合适部位斜向下呈45度钻孔,孔之间螺旋交错均匀分布,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宜。
有序注药
将插头插入树孔、拧下后瓶盖并刺破铝箔,再盖上后盖,不要旋太紧,让空气能进入瓶中,以利药液缓慢注入树体内。2-3天后,药液即可被树体吸收,取下药瓶涂抹伤口愈合剂。
历时五天,后勤员工冒着酷暑,共计为760余株柳树、杨树、梧桐等树木打了“预防针”,完成了校园治絮工作,以实际行动“践行宗旨为民造福,服务师生更加有效”。
静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节,师生能尽享天朗气清、惠风和畅的校园绿意空间。